無痛胃鏡

歷史沿革:
1868年:德國醫師 Adolf Kussmaul 首次成功使用一根剛性金屬管進行胃鏡檢查。他受劍吞表演者的啟發,設計了一種可深入食道與胃部的裝置。
1957年:美國的 Basil Hirschowitz 博士與團隊開發出第一台柔性光纖胃鏡,大幅提升了檢查的安全性與病人的舒適度。
2002年:日本olympus 發表第一台 HD 高畫質電子光纖胃鏡,進入電子光學時代
胃鏡(gastroscope)的發展歷史橫跨超過一個世紀,結合了醫學、光學與工程的進步
胃鏡的用途
胃鏡的用途包含
從喉嚨、食道、胃、十二指腸、小腸的
診斷、治療、追蹤

診斷
胃部疾病診斷的最準確方法就是胃鏡檢查
可以檢查出以下疾病:
胃潰瘍
胃食道逆流
胃癌
胃幽門桿菌感染
食道癌
巴瑞特氏食道上皮
胃腸上皮化生
胃鏡治療
我們完成胃鏡檢查,當下有問題就可以馬上開始治療
治療方式 用途 優點 內視鏡切片 診斷食道癌、胃癌、十二指腸癌等消化道病變 快速,診斷精確度高 內視鏡電燒止血 處理食道、胃潰瘍等出血 立即止血 內視鏡幽門桿菌檢查 檢測幽門桿菌 在胃鏡檢查的當下,立即診斷出幽門桿菌感染

為什麼需要做胃鏡?
胃脹氣
腹部疼痛
胃酸過多
常常打嗝
以上就可能需要做胃鏡治療

配備業界頂標 Olympus X1內視鏡成像系統
| 配備 | Olympus X1 | 他牌內視鏡 |
| 價格 | 500 ~ 700 萬元 | 100 ~ 400 萬元 |
| 解析度 | 4K | HD 或 SD |
| 內建科技 | NBI, TX1, RDI, 光學測距 觸控面板 |
BCI, LCI,或 無 按壓式鍵盤 |
| AI (人工智慧) | 華碩4D AI圖像學習科技 | 有或無 |

內視鏡科技來自超能的光學晶片
TXI technology: 強化病灶顯影,RDI technology: 找出血點更方便,4K 高畫質輸出,自動回彈內視鏡操作系統,全觸控操作系統,LED高光源投射
The Best or Nothing
上杉診所,秉持初心
只用最好,最新
先進的科技,日本職人的技術
科技人的你,值得體驗!
術前須知
| 飲食要求 |
|
|---|---|
|
藥物 |
|
| 過敏史與健康狀況 |
|
| 陪同人員 |
|
| 檢查當天 |
|